環境績效

自2012年導入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每年通過第三方查證確保數據品質。台灣大主要排放源為電力(98%);其餘排放為公務用車、發電機、冷媒、滅火器、化糞池等;範疇三15項全部盤查。

溫室氣體管理目標與策略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 2024年執行成果 2025年規劃
短程
2025
Scope1&2較2022年碳排減量10.5% 增加 20.6% 減碳 15.75%
Scope 3 排放量較2020年減少10.0% 減碳 16.3% 減碳 12.5%
中程
2030
Scope1&2較2022年碳排放減量42% 汰除燃油車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投入再生能源使用
長程
2050
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 以「控制升溫1.5°C內」為情境,通過SBTi審查,於2040年達成減碳90%目標;長期若有需要,將以碳權、碳捕捉封存等方式,中和剩餘碳排,預計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一註1/範疇二註2)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項目 2021 2022 2023註1 2024註2
Scope1(直接排放)(ton-CO₂e) 6,177.80 5,331.63 6,098.48 5,591.67
Scope2(間接排放)(ton-CO₂e)-地域別註3 269,124.54 282,140.61 285,603.70 341,228.67
Scope2(間接排放)(ton-CO₂e)-地域別註3 269,124.54 282,096.83 285,523.51 341,175.81
碳排總量(Scope1+2)(ton-CO₂e)-地域別註3 275,302.34 287,472.24 291,702.17 346,820.33
碳排總量(Scope1+2)(ton-CO₂e)-市場別註3 275,302.34 287,428.46 291,621.98 346,767.47
排放強度3=碳排總量地域別/合併營收(ton-CO₂e/ NTD million)註4 3.92 3.99 3.94 4.00
註12024年起始包含台灣之星數據
註2依經濟部能源局公告2023年電力排碳係數,計算2024年範疇二排放量
註32018年起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依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之範疇二計算指引(GHG Protocol Scope2 Guidance),範疇二需分為「地域別(Location-Based)」及「市場別(Market-Based)」揭露,但環境面相關減碳績效以「市場別」數據進行統計。
註4本章節之溫室氣體數據皆不包含momo資訊,相關涵蓋momo之資訊請詳附錄-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

溫室氣體範疇三盤查

左右滑動表格查看完整資訊
盤查類別 2021年碳排放量
(ton-CO2e)
2022年碳排放量
(ton-CO2e)
2023年碳排放量
(ton-CO2e)註1
2024年碳排放量
(ton-CO2e)
1.採購商品與服務 153,940.27 154,002.13 152,336.10 186,304.10
2.資本財 118,331.13 77,333.16 102,275.80 73,068.16
3.燃料及能源相關之活動 50,109.84 49,343.37 56,527.66 67,664.77
4.上游運輸和配送 1,095.76 914.11 861.42 911.73
5.營運產生之廢棄物 862.25 776.99 729.86 1,066.60
6.商務旅行 79.75 105.13 192.32 438.00
7.員工通勤 1,649.98 1,821.08 2,068.00 2,414.78
8.上游資產租賃 2,319.01 2,318.51 2,405.09 1,539.74
9.下游運輸和配送 623.14 495.23 516.76 655.82
10.銷售產品之加工 不適用註2 不適用註2 不適用註2 不適用註2
11.銷售產品之使用 14,024.04 15,513.06 13,647.57 12,153.67
12.銷售產品使用壽命終端處理 1,060.43 959.81 936.96 1,035.95
13.下游資產租賃 1,505.19 5,719.18 5,138.46 5,070.67
14.加盟 4,883.98 4,083.59 3,967.49 3,865.50
15.投資 不適用註3 不適用註3 不適用註3 不適用註3
合計 350,484.78 313,385.34 341,603.49 356,189.49
註12024年起始包含台灣之星數據註。
註2TWM無進行中間產品之加工與再製造,故類別10售產品之加工不適用。
註3TWM投資超過50%標的已包含在類別1與類別2中,故類別15投資不適用。

水資源管理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年用水量(度數/m3) 2022 2023 2024註1 節水措施
辦公室 65,793 73,974 77,894 每月寄各辦公室用水資訊予各單位主管宣導節水
直營門市 45,969 44,671 45,253 每月報表查詢、檢討用水情形,異常訊息主動通報修繕查漏
機房基站
(含台媒/雲端/資訊機房)
183,028 184,234 170,463
  1. 宣導同仁節約用水
  2. 使用筏基儲水降低自來水使用量
  3. 減少冷卻水塔濺灑水量
  4. 定期檢視用水異常及查漏
  5. 優化冰水主機運轉模式
合計 294,790 302,879 293,610 -
雨水回收量 31 28 49 -
飲水機廢水回收 579 887 751 -
註12024年起始包含台灣之星數據。

廢棄物回收/焚化/掩埋統計註1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廢棄物類別(公噸) 可回收/再利用廢棄物 不可回收廢棄物註3 廢棄物總量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事業廢棄物 光纜註1 157.9 175.6 192.2 213.7 350.1 389.4
銅纜註1 97.8 108.6 22.8 25.3 120.6 134.0
鉛蓄電池註1 325.1 351.3 397.4 429.4 722.5 780.7
電訊器材註1 387.3 392.9 17.2 17.4 404.5 410.3
一般廢棄物-生活垃圾 99.3 104.2 289.2 283.4 388.4 387.5
合計 1,067.4 1,132.6 918.7 969.3 1,986.1 2,101.9
註1光纜、銅纜、鉛蓄電池及電訊器材可回收比為45.1%、81.1%、45%及95.76%。
註2所有廢棄物皆委託合格清運廠商代為清運處理。
註3根據環保署環境資料開放平臺所揭露之2024年廢棄物處理量,依其比例(焚化 88.04%;衛生掩埋6.29%;其他5.67%)計算。

非再生能源分析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項目 單位 2021 2022 2023 2024
直接能源耗用 汽油 公升 902,299.26 632,244.84 608,340.39 691,812.32
柴油 公升 43,474.67 52,555.50 30,086.67 55,391.01
天然氣 - 52 175 46
間接能源耗用 電力 度數 536,104,661.12 554,303,746.41 564,036,732.41 690,746,286.42
能源耗用總量註1 百萬焦耳* 1,961,046,460.98 2,018,079,899.11 2,051,514,205.59 2,511,322,708.72
MWh 544,735.82 560,567.98 569,865.52 697,590.19
能源耗用總支出註2 新臺幣元 1,796,339,900 2,016,727,531 2,050,370,503 2,509,538,551
能源
密集度
能源耗用量/
合併營收註3
百萬焦耳/
新台幣百萬元
27,915.65 28,019.16 27,683.92 28,928.96
註1能源耗用總量參考資料來源: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
註2能源耗用總支出參考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油價及分析管理系統、大台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
註3合併營收扣除momo營收

再生能源分析

再生能源與非再生能源使用: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非再生能源使用(度) 536,104,661 554,303,746 564,036,732 690,746,286
再生能源使用(度) 7,618,394 26,050,927 36,530,633 78,484,731

能源耗用的成本: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非再生能源耗用成本(元) 1,489,279,006 1,606,149,495 1,822,048,763 2,311,676,739
再生能源耗用成本(元) 綠電轉供採購 37,369,170 112,562,988 170,281,182 423,082,919
再生能源憑證 - 308,322 427,786 305,750

再生能源佔總能源使用佔比:

請左右滑動表格以便查看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再生能源使用佔比(%) 1.4% 4.5% 6.08%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