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零度低溫演出 阿里山日出感動樂揚

2011-01-01

「2011阿里山日出印象 台灣大哥大音樂會」在建國百年阿里山第一道曙光中登場,指揮江靖波率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樂興女聲合唱團,以及笛簫演奏家陳中申、琵琶演奏家王世榮、鄒族男童楊宇哲等70餘人,不畏寒流挑戰,在零度的極低溫下完成有史以來最大編制、最高海拔(2380公尺)的古典音樂表演。7:13璀璨的太陽衝出雲端照耀大地,在精彩音樂盛宴中,讓聚集阿里山超過一萬三千民眾留下最深刻的感動!

「2011阿里山日出印象 台灣大哥大音樂會」由台灣大哥大與嘉義縣政府、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主辦,在建國百年這個特別的時刻,演出規模與觀賞人潮都創下歷來之最。樂興之時藝術總監江靖波指揮表示:「為了充分展現建國一百年來的意義和氣勢,特別以生生不息的平安和繁榮做為音樂會的主題與願景,傳達國家和世界並進的前瞻性。雖然對演出者是無比嚴苛的挑戰,但仍鼓勵團員接下重擔,為這值得記憶的一刻全力以赴!」

台灣大哥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表示:「這場音樂會的主旨,是歌詠建國百年人民的不畏艱難與無窮希望,而這場音樂會的完成正是此精神的最大展現。如此高海拔、大編制的古典音樂演出原就是超高難度,加上寒流低溫的考驗,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可以說,每一個音符都是生命力的展現。」她也特別感謝音樂家們與民眾的支持,共同和台灣大哥大一起完成國內音樂會的新里程碑。這也是台灣大哥大歷年來舉辦的第25場大型戶外音樂會,累計已吸引超過30萬人次聆賞。

音樂會由「阿里山的主人」鄒族代表─楊宇哲開場,就讀達邦國小六年級的他,曾在〈星光大道〉中一鳴驚人。他以清亮純淨的嗓音,唱出幾要失傳的鄒族古調,喚起民眾心底深層的感動。緊接著登場的是名家陳中申的笛子獨奏,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高山青》、《陽明春曉》樂曲中,加入許多即興的演出,逸趣橫生。琵琶演奏名家王世榮則帶來《平湖秋月》、《泰山觀日》,更特別邀請江靖波指揮吟詩,在秀麗壯闊的阿里山中迴盪著國樂古詩,別有一番意境。

隨後,江靖波指揮率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登場演出美國作曲家柯普蘭的傳世之作《生民頌歌》,由銅管和擊樂表現出太陽蓄勢待發的張力與聲勢。女高音詹怡嘉與樂興之時女聲合唱團則帶來米勒《Cantate!歌!》、馬丁《共享音樂》,歌詠愛、真理以及音樂的美好。

天色從幽暗到微亮,進入迎接日出的重頭戲─永恆不朽的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江靖波指揮與樂興之時精心演繹石破天驚的第一樂章、混沌不明的第三樂章,在建國百年日出光芒迸發的時刻,進入雷霆萬鈞的最終第四樂章。新世紀的堅持、奮進與希望,在璀璨曙光與激昂的樂聲中,展現無遺!

音樂會的後段,樂興之時繼續帶來葛利格《皮爾金第一組曲》〈早晨〉,木管樂器猶如歌唱般清新動人的吹奏,帶出歡欣雀躍、充滿希望的清晨氣息。女高音詹怡嘉與樂興之時女聲合唱團緊接著演唱卡普瓦《我的太陽》,主辦單位別具巧思地安排中文版演唱,並邀請現場民眾互動合唱,為音樂會掀起另一高潮。

最終,在黑人靈歌《跨上馬車》的合唱聲中,「2011阿里山日出印象 台灣大哥大音樂會」畫下完美的句點。阿里山的壯麗山川與燦爛日出,從鄒族古調、國樂、合唱到交響樂章的豐富音樂,在民國一百年的開端留給現場民眾一百分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