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週年萬人盛會 好聽、好玩、做好事!
9/17 台灣大音樂響宴 NSO生日快樂

2011-08-31

台灣大哥大與NSO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打造萬人交響生日趴!9/17(六)晚間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盛大舉辦「台灣大哥大音樂響宴 NSO生日快樂」免費戶外音樂會。邀請社會大眾慶祝NSO國家交響樂團25週年,除了欣賞呂紹嘉指揮的布拉姆斯、海頓精彩曲目外,還有機會現場贏回PAD、智慧手機及總統包廂;並首度邀請公益夥伴-罕見疾病基金會加入,用音樂的感染力,將愛付諸行動。

 

台灣大攜手NSO共創第九次古典音樂火花

台灣大哥大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表示,「2011適逢建國百年,台灣大哥大與國內頂尖樂團NSO國家交響樂團,第九次跨界合作,不但邀請社會大眾呼朋引伴慶賀NSO生日快樂,更希望讓音樂會更上一層,結合慈善元素,共同打造好聽、好玩,又能做好事的新型戶外音樂會。」

 

過去5年台灣大哥大與許多理念相同的藝文團體結合,跑遍全省主辦免費大型戶外音樂會推廣古典音樂,共舉辦25場音樂會、吸引31萬人次接受古典音樂洗禮,獲得廣大迴響。不但培養國內藝文人口,增進古典音樂鑑賞力,更進一步厚植環保與公民素養,提升國民軟實力。

 

台灣大哥大2006年即與NSO國家交響樂團首度合作,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演出,還曾一同到台東迷你小學,帶給偏鄉學童精緻的樂音,跋山涉水到風災重創區,用音樂撫慰面臨家園變色的大小朋友,也到台中、高雄等地以拉丁音樂、電影動畫、默劇等跨界演出,為無數觀眾創造美好的回憶,並創下單場古典戶外音樂會超過2萬人欣賞的驚人記錄!國際指揮大師呂紹嘉更選擇與台灣大哥大合辦他上任NSO音樂總監後的首場戶外音樂會。

 

NSO在台25 遍撒古典音樂種子

兩廳院藝術總監黄碧端表示,「提升國內藝文素質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NSO國家交響樂團25周年是個了不起的里程碑,期望NSO能持續前行、保持頂峰,也感謝推廣古典音樂的企業支持,讓NSO與台灣大哥大並肩同行,在過去5年將音樂種子撒在每位觀眾心中,我們相信種子有朝一日必定萌芽茁壯,今天在這NSO 25周年的樂季開始,能與台灣大哥大合辦戶外開季音樂會,意義非凡,歡迎民眾與我們共度戶外音樂響宴!」

 

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首次結合的公益團體為罕見疾病基金會,並於音樂會現場設立服務區,民眾9/17只要現場捐款1500元,即可獲得由病友與病友家屬創作的藝品等好禮。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女士表示,「音樂不但有感染力,更具療癒力,罕病基金會的『罕見天籟合唱團』就是透過音樂讓病友克服疾病障礙,而每年一次巡迴演出,更成為病友情緒出口,病而不倒的動力。很開心能參與台灣大哥大與NSO共同舉辦的戶外音樂會,當天中場時段罕見天籟合唱團也要為萬民觀眾演出古典音樂曲目,讓民眾親身體驗病友的生命力。」

 

歡慶新里程碑 精選古典樂章

呂紹嘉為本場音樂會曲目精心安排了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海頓《降B大調交響<0}{0>Sinfonia Concertante in B flat major, Hob.I:105<}0{>協奏曲》、布拉姆斯《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以傳達歡娛慶典的氣氛。《大學慶典》序曲是布拉姆斯爲答謝德國布雷斯勞大學(University of Breslau)授予他榮譽哲學博士學而創作的,使用四首著名德國校園歌曲,幽默活潑地傳達明朗的學生生活,呈現歡欣鼓舞的氛圍。

 

而《降B大調交響<0}{0>Sinfonia Concertante in B flat major, Hob.I:105<}0{>協奏曲》散發海頓優雅、充滿活力的風格,兩把絃樂與兩把木管樂器組成的獨奏群,使音色上富變化,小提琴、大提琴、雙簧管與低音管的組合,不管是哪個時代都甚為罕見。雖然是協奏曲,但{0><}0獨奏群四人之間,卻像是室內樂(四重奏)般,得彼此唱和、承接彼此的樂句,除需個人精湛的演奏技巧,也需豐富的合奏經驗,在這場音樂會中,由NSO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們擔任獨奏群,必能完全表現海頓作品中精緻的樂句與似旋律般的節奏音型。

 

此外,讓樂迷們一飽耳福的是NSO在指揮呂紹嘉的帶領下,將演奏《布拉姆斯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這首曲子堪稱是每位指揮與樂團必備的口袋曲目,就像是評定指揮與樂團能力的一道關卡,歷任NSO的音樂總監都會將這首曲目列為就任的開季曲目之一。以呂紹嘉深厚的德奧養成背景,驚人的指揮技巧,不僅能細膩的處理樂句起承轉合,且能精準的鋪陳結構,結合NSO國家交響樂團最高水準的演出,可說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黃金組合,勢必讓樂迷引頸期待。

 

臉書上傳、現場打卡、揪團合照三波慶生 台灣大哥大要你愛上古典樂
為了鼓勵更多人參與戶外古典音樂會,台灣大哥大特別安排樂迷同樂慶生活動,自即日起至9/14,只要拍下將任何可愛逗趣、感動人心的生日創意好點子的影片或照片,並上傳至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粉絲團,就能參加「25歲生日 創意好點子」活動,前十名的作品在9/17音樂會現場將可獲頒最夯的7吋平板電腦或4.3吋高階智慧型手機,還能讓自己作品在萬人面前播出!

 

9/17音樂會當天至現場聽音樂會打卡或揪團慶賀的民眾也能享受好康,當晚下午5點到7點半,只要用手機上臉書打卡,並到服務台秀出手機打卡畫面,就有機會抽中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票劵;揪25人慶賀團到服務台合拍團體照,就有機會整團一起到國家音樂廳的總統包廂開趴踢,欣賞全國第一的NSO國家交響樂團精采演出,享受尊貴待遇!

 

附件一、2011台灣大哥大音樂響宴 NSO生日快樂

日期 / 時間:2011年9月17日(六)19:30,免費入場

地點:台北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

曲目:

Ÿ             布拉姆斯 《大學慶典》序曲

Ÿ             海頓 降B大調交響協奏曲

Ÿ             布拉姆斯 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

 

附件二、演出音樂家資料

指揮 NSO音樂總監/呂紹嘉(SHAO-CHIA LÜ, conductor

出生台灣,目前享譽國際樂壇的旅歐名指揮呂紹嘉,自鋼琴啟蒙,後隨陳秋盛研習指揮,後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及維也納國立音樂院深造。1988年入義大利Accademia Musicale Chigiana di Siena指揮班,隨大師G. Rozhdestvensky學習。

1991年畢業於維也納音樂院。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呂紹嘉展開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於1995至1998年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帶領了三十多部歌劇數百場的演出,奠定其傑出的歌劇指揮聲譽。

 

呂紹嘉先後獲邀在英國國家歌劇院、挪威皇家歌劇院、布魯塞爾皇家歌劇院、雪梨歌劇院、瑞典哥特堡歌劇院、德國司徒加特、柏林德意志、漢堡、法蘭克福歌劇院 及維也納夏季音樂節 (Klangbogen)客席指揮。此外,他也曾率領柏林喜歌劇院於挪威貝爾根國際音樂節和日本東京及名古屋演出《霍夫曼的故事》。

 

1998至2004年,呂紹嘉出任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與柯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其間他以無數精采深刻的音樂詮釋,獲得了團員及愛樂者的愛戴,他並曾帶領該團於北京、上海、義大利米蘭等地巡迴演奏。呂紹嘉於2004年五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該省文化最高榮譽的Peter Cornelius獎章。

 

2001至2006年,呂紹嘉榮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在五年中,他以開創性的曲目安排及高水準的演出品質得到聽眾及樂評的一致肯定。除了傳統的德奧及義大利劇碼外,他成功的推出了楊納傑克及德布西的作品,使得劇院的名聲更推展至國際化的層次。他所指揮的德布西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於2004年獲邀在舉世聞名的維也納音樂節及愛丁堡藝術季演出多場,獲得極高讚譽。

 

除了歌劇外,呂紹嘉在音樂會上的表現也同樣耀眼。1994年10月,他臨時獲邀替代因病不適的Celibidache指揮慕尼黑愛樂交響樂團在台灣演出兩套音樂會,呂紹嘉沉穩卓越的表現,贏得了樂團一致的激賞及之後慕尼黑的多次邀約。

 

近年來,呂紹嘉合作的主要交響樂團有: 柏林、西南德、中德、巴伐利亞廣播樂團、法國國家、里昂、 杜魯士、史特拉斯堡樂交響樂團、維也納廣播樂團、英國利物浦愛樂、奧斯陸愛樂、貝爾根(Bergen)愛樂、 赫爾辛基愛樂、瑞典廣播、挪威廣播、哥特堡交響樂團、羅馬聖西西里亞樂團…等。在亞洲,除了定期指揮國家交響樂團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以外,還和港澳、北京及上海等地的代表性樂團合作演出。呂紹嘉於2010年8月接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小提琴/NSO樂團首席吳庭毓(Ting-Yu Wu,vilion

畢業於法國Ville de Rueil-Malmason 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國立音樂院最高級班,出生於高雄,14 歲任高雄市青少年管絃樂團首席,1982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弦樂組(現在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畢業後曾任國防部示範樂隊首席、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1988年赴法留學,隨教授Melle Brignon學琴,在校期間亦致力於獨奏與室內樂的演出。1989年自法返國後,受聘擔任本樂團首席至今。任職期間,吳庭毓與樂團累積豐富的舞台經驗,並獲邀至大陸及俄羅斯等地演出。2000年應邀於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中演出,2002年應法國在台協會之邀錄製法國三百年繪畫展音樂CD以及音樂會演出,同年5月又與俄羅斯愛樂室內樂團錄製Vivadi的《四季》CD,2005年應花蓮文化局之邀參加國際藝術節的獨奏會演出。除活躍於各項音樂活動演出之外,吳庭毓也積極致力於教學工作及室內樂、指揮演出,目前任教於輔大音樂系所,交大研究所以及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大提琴/NSO大提琴首席熊士蘭(Lana Hsiung, cello

12歲開始學大提琴。17歲移居香港,隨即考進香港愛樂管絃樂團,成為當時最年輕之團員。兩年後赴美就讀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先後取得演奏學士及演奏碩士學位。1987年應聘擔任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迄今。曾多次以獨奏家身分與樂團合作演出,及室內樂的演出。1987獲頒中國文藝協會之「西樂演奏獎章」。除致力於個人演奏事業之精練提昇外,同時亦熱心投入教學領域培植國內大提琴人才,時盡棉薄之力。

 

雙簧管/NSO雙簧管首席王怡靜(I-Ching Wang, Oboe

獲德國國立岱特摩音樂院藝術家碩士及室內樂演奏文憑,現任國家交響樂團雙簧管首席、及時行樂木管五重奏團員。國中時期即與大成國中管絃樂團合作演出莫札特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1995年起任台北青年管樂團雙簧管首席;同年並參加瑞士Arosa音樂營、奧地利St.Paul音樂營,師事 Pierre W. Feit、 Martin Wiedenhoff;1998年,參加雙簧管大師 Hans-Jorg Schellenberger講習會並接受個別指導。1999年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雅音樓、私立東海大學芳華廳及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個人獨奏會。在德留學期間更多次參與 Detmolder Kammerorchester ( 岱特摩室內樂團 ) 之演出;且獲邀於Dortmund DASA演出 Saint-Saens 之雙簧管奏鳴曲;更組成簧片三重奏 ( Trio d’Anche ) 參與各項演出極受好評,活耀於各式室內樂的演出活動。如2004年德國Niedersachsen州國際室內樂音樂營(Internationale Sommerakademie fur Kammermusik Niedersachsen),師事 Klaus Becker 與Georg Klutsch 教授,並兩度獲選於閉幕音樂會上演出。2005年五月份與國家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簡凱玉於國家演奏廳演出 “Andre Jolivet”給雙簧管與低音管的奏鳴曲及 “Andre Previn”給雙簧管、低音管與鋼琴之三重奏。於2006年三月返台。四月受邀與台北市立中正高及中學音樂班於國家音樂廳演出Mozart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擔任雙簧管獨奏;七月隨台北愛樂赴美國於華盛頓甘迺迪中心演出獲好評。

 

低音管/NSO低音管首席簡凱玉(Kai-Yu Jian, Bassoon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後,即赴德國岱特摩音樂院(Hochshule für Musik Detmold)深造,以優異成績取得獨奏家演奏文憑以及藝術家碩士文憑。曾師事 Helman Jung、徐家駒以及郭宗恆教授。曾榮獲台灣區八十二年度青少年組低音管獨奏第一名、第十屆奇美藝術人才培訓獎、沛思文教基金會之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音樂獎木管五重奏第一名、德國學術文化交流基金會之獎學金(DAAD)、九十四年度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之樂壇新秀以及2005年中國第一屆FOX大管大賽青年組第一獎。除樂團表演之外,活耀於個人獨奏以及各類型室內樂表演活動。曾經參與亞洲青年交響樂團(1998) 、德國青年愛樂(2001-03)、德國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 (2003 )以及日本太平洋音樂節(1996&2004) 。2005年獲選為樂壇新秀,於國家演奏廳、國立嘉義大學、國台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舉辦個人獨奏會。2006年二月於德國與德國岱特摩音樂院樂團合作演出Mozart低音管協奏曲(KV.191)第三樂章、四月與台北市立中正高中音樂班於國家音樂廳演出Mozart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V.297b),擔任低音管獨奏。2007年一月份於德國Detmold擔任低音管獨奏與西北德愛樂(Nordwestdeutsche Philharmonie)協奏演出Otmar Nussio:Variaioni su un’Arietta di Pergolesi per Fagotto e Orchestra d’archi(1953)。現任國家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前衛低音管室內樂團團員、及時行樂木管五重奏團員並任教於實踐大學音樂系。

 

附件三、台灣大哥大與NSO國家交響樂團的合作

時間

地點

名稱

2006.11.18

花蓮太魯閣台地

台灣大哥大太魯閣音樂節

2007.9.15

台中圓滿劇場

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
克拉茲兄弟們的古典Salsa

2008.1.19

臺東利嘉國小梅園

台灣大哥大利卡夢梅之宴音樂會

2008.4.26

桃園大溪慈湖陽光草皮與銅像公園

台灣大哥大慈湖戶外音樂會

2008.9.20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台灣大哥大衛武營星光音樂會
衛武營熱古典

2009.12.26

台中市圓滿劇場

台灣大哥大獨家贊助戶外音樂會
童話‧電影‧交響樂

2010.4.4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
古典音樂72變

2010.11.13

新莊體育場陽光草坪

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
星夜台北 浪漫俄羅斯

2011.09.17

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

台灣大哥大音樂響宴 NSO生日快樂

 

附件四、關於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罕病基金會創立於1999年,協助病友獲得妥善醫療與復健,取得孤兒藥品與特殊營養品,推動保障並有就醫之相關權益法案與政策,及促進罕見疾病醫學與研究水準,促成病友就醫、就學、就業及就養的需求滿足,透過各種課程與支持性團體活動幫助病友與家屬擁有正向人生。

 

罕見天籟合唱團成立於2004年,在女高音傅上珍老師帶領下,參與人數逐漸成長,目前北中南合計共有152位團員,並複製台北團的成功經驗,於2008年先後成立中區與南區天籟合唱團,基金會針對合唱團每年均舉辦一次音樂會成果發表,而今年則是首次進行北中南三場的巡迴公演,藉此讓病友有更多演出表現的機會,進而宣導罕見疾病並讓社會大眾看到罕病堅韌強勁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