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台灣新創產業蓬勃發展,由 Google 台灣、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台灣大哥大及鴻海科技集團共同主辦的「2025 Google Project Hatcher 創新國際論壇」今(21)日盛大舉行,匯聚科技、電信及製造業產業、新創領域等的各界領袖,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受邀參與「人工智慧與新創的契機」主題座談,與 Google 台灣 總經理林雅芳、Google 亞太區策略夥伴關係總經理 James Kim、鴻海科技集團投資長杜墨璽、Intrinsic產品長Stefan Nusser,從多元視角探討 AI 浪潮下的產業趨勢、企業升級與新創發展機會。

會中亦提到,台灣大長期與 AppWorks 合作打造跨域創新生態,AppWorks 生態至今已扶植 624 家活躍新創、累積 2,029 位創業者,而台灣大自身亦累計投資超過 30 家具潛力新創企業,從AI、智慧移動、內容與 Web3 等領域,加速拓展大東南亞市場,壯大科技電信版圖。
AI 互動邁向「抬頭世代」 重塑人機體驗模式
台灣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分享,隨著 Google 發表 Gemini 3 以及 Generative UI,AI 已從傳統的文字問答模式,進化為能依據即時情境生成互動式、客製化介面的智慧體系。這樣的轉變不僅重新定義人與科技的互動方式,也對既有以固定介面為核心的產品設計邏輯帶來全新挑戰。他指出,未來人機互動將朝更直覺的方向演進,人類正逐步由「低頭世代」邁向「抬頭世代」,科技不再只是存在於螢幕之中,而是更自然地融入生活情境,為產業與創新提供全新的想像空間。
Google AI、台灣大科技顧問 推升Pixel 10銷量年增近8成
林商務長亦提到,台灣大自 2019 年起長期支持 Google 多元機款與智慧終端裝置發展,帶動Google在台灣手機總市占率顯著成長,今年台灣大在 Pixel 10 銷售量更年成長達近8成,也反映台灣消費者對 AI 終端體驗的接受度持續提升。台灣大不僅是銷售通路角色,消費者購買 Pixel Pro 系列手機,贈送Google AI Pro方案,同時在myfone門市提供科技顧問服務,協助用戶理解與應用 AI 工具,讓 AI 走進大眾生活,落實「普惠 AI」,讓更多人透過AI,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台灣大深化新創合作布局 推動生態系AI升級
台灣大在「超5G」策略下,透過策略投資,整合集團資源和電信優勢,助力新創加速成長。台灣大投資USPACE和WeMo,除加速電動車普及,同時整合聯網(Connection)、內容(Content)與充電(Charging),讓用戶輕鬆透過「手機」,使用停車、租車、充電、機場接送和車載娛樂等服務,USPACE成功拓及大東南亞市場。台灣大與由OpenAI投資、全球下載量破百萬的AI英文口說學習新創「Speak」合作,推出全市場最優惠方案,持續拓展普惠AI服務,協助用戶強化語言能力與資訊獲取。
電信在AI時代不僅是連線提供者,更是資料、算力與應用整合的關鍵樞紐。台灣大利用AI語音辨識(ASR)、語音合成(TTS)及生成式AI核心大腦(GenAIus)將AI融入全通路,透過AI客服「小麥」,即時回應用戶問題,準確率達97%,運用AI銷售助手「萬能大麥」帶動30%效率增長,展現台灣大在AI客服創新與跨場景落地的領先實力。
台灣大累計投資30家新創 擴大內容、移動與科技創新版圖
台灣大持續透過新創,放遠觀察前沿的科技趨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至今累計投資超過30家新創,涵蓋電競、遊戲、日本動漫、AI、Web3、綠能與智慧移動科技等多元領域,並帶動新創生態陸續達成關鍵里程碑。包含智寶國際正式登錄興櫃,成為全台首家以動漫遊戲IP為核心戰略、成功進軍資本市場的企業;智慧停車服務 USPACE併購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車品牌軒先,加速展開國際版圖;共享機車平台 WeMo 則陸續與 iRent 等移動服務夥伴結盟,透過跨平台合作強化規模與使用率,全面提升智慧移動生態的整體效益。
同時,台灣大自2019年開始與AppWorks戰略結盟,使台灣與東南亞的新創能量持續擴張。AppWorks目前已累計 624 家活躍新創、2,029 位創業者,整體營收突破 163 億美元。台灣大將持續深化超 5G 與 Telco+Tech 佈局,結合跨產業夥伴、新創團隊與 AI 技術,加速創新落地,推動台灣在全球 AI 生態中展現更具規模與影響力的角色。